以下是关于《心理自救指南》系列丛书(套装共10册)的详细介绍,整合了书籍内容、作者背景及核心价值,供参考:
一、套装书籍构成与核心主题
本套装由10本心理学主题书籍组成,覆盖抑郁、焦虑、社交障碍、睡眠问题等现代人常见心理困境,提供科学理论与实用方法结合的解决方案。主要书目及作者包括:
1. 《沙发上的心理学》(菲利帕·佩里)
• 内容:通过虚构心理咨询案例,解析30+心理学概念(如“儿童自我状态”“父母自我状态”),展现标准咨询流程。
• 作者背景:英国心理治疗师,《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》作者,擅长将心理学理论融入叙事。
2. 《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》
• 内容:基于国内抑郁症患者调研,提供分阶段应对方案,含典型案例与自救技巧。
• 特色:打破“抑郁症=矫情”的误解,强调科学干预的重要性。
3. 《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》(苏珊娜·卡哈兰)
• 内容:作者以自身误诊经历切入,揭露精神病学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与争议。
• 价值:帮助读者理性看待精神疾病标签,减少病耻感。
4. 《管理敏感》(全教授)
• 内容:结合脑科学理论,提出40个案例与16条法则,指导敏感者善用特质。
• 核心观点:敏感是精力分配失衡的表现,需通过认知重构改善。
5. 《睡个好觉》
• 内容:澄清失眠误区(如“补觉无效”),详解失眠认知行为疗法(CBT-I)的7项训练。
• 数据支持:引用睡眠医学研究,破除安眠药依赖迷思。
6. 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》(埃伦博士)
• 内容:提出社交焦虑的“6大陷阱”,通过大脑训练打破自我评判循环。
• 适用人群:社交回避、过度在意他人评价者。
7. 《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》(马丁·塞利格曼等)
• 内容:颠覆传统疗法,聚焦性格优势培养(如感恩、乐观),提升心理韧性。
• 理论基础: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,强调幸福五要素。
8. 《认识脑电波》(R·道格拉斯·菲尔茨)
• 内容:解读α/β/θ等脑电波与思维、情绪的关联,探索神经科学前沿。
• 亮点:结合历史案例(如脑电波检测技术发展史)。
9. 《思维的囚徒》(亚历克斯·佩塔克斯)
• 内容:延续维克多·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,指导通过“意义”对抗空虚与抑郁。
• 方法论:意义疗法的7个原则,如“发现自主选择权”。
10. 《深度休息:在焦虑时代治愈自己的10个心理学方案》
◦ 内容:基于全球135国1.8万人调研,提炼“深度休息”十大科学方式(如正念散步、园艺)。
◦ 数据支撑:神经科学实验证明休息对认知恢复的作用。
二、套装核心价值与适用人群
1. 科学性与实操性并重
• 每本书均结合心理学理论(如认知行为疗法、积极心理学)与真实案例,避免空泛说教。
• 例如《管理敏感》提供“40个案例+16条法则”,可直接应用于日常情境。
2. 覆盖全维度心理需求
• 从情绪管理(抑郁、焦虑)到行为改善(失眠、社交障碍),再到认知提升(脑科学、意义探索),形成完整解决方案体系。
3. 适合人群
• 普通读者:应对日常压力、改善人际关系、提升幸福感。
• 心理学爱好者:系统学习咨询技术、神经科学等知识。
• 受困于心理问题者:作为自助工具辅助专业治疗。
三、作者团队与权威性
• 菲利帕·佩里:英国知名心理治疗师,擅长以叙事形式普及心理学,作品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。
• 苏珊娜·卡哈兰:精神病学家,《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》作者,曾因误诊经历推动精神病学改革。
• 马丁·塞利格曼:积极心理学之父,提出“习得性无助”理论,著作被多国高校列为教材。
备用磁力:magnet:?xt=urn:btih:530d774384a93d344718668c7a65dcb50980397d
阿里云链接:https://www.aliyundrive.com/s/DMJLQRP3Do7 提取码: 21rl